查看原文
其他

《大观茶论》| 诚实和善良,才是茶道文化的核心元素

千雨读书 燕晓文史
2024-11-27
文/听雨(千雨读书) 音频/山雨今日共读《大观茶论 寻茶问道》

公元1100年,北宋第七位皇帝宋哲宗赵煦,因病薨逝,其弟端王赵佶即位,史称宋徽宗。


此时的北宋王朝,历经140年稳定发展,人口数量超过一亿。可以说,宋徽宗接手的,是一个繁荣富庶的太平盛世。


但宰相章惇,却曾反对赵佶的即位:“端王轻佻,不可以君天下。”而历史,也最终兑现了这个预判:宋徽宗在位25年,被金国俘虏九年,受尽凌辱、客死敌国。


堂堂一国之君,为何落得如此下场?


正如章惇所言,赵佶并非最佳执掌国家命运的统治者,却是北宋最顶尖的艺术家;所以,就连修撰《宋史》的官员,也曾对赵佶如此评价:“诸事皆能,独不能为君。”



要说赵佶的艺术贡献,无论是诗、书、画、印、茶,还是收藏、鉴赏,皆可谓样样精通。比如,其独创的书法体裁:瘦金体,瘦挺爽利,侧锋如兰竹,与其所画工笔重彩相映成趣,独成一派。


值得肯定的是,赵佶对中国茶文化的贡献,其著作《大观茶论》,成为历代茶人所引用的珍贵茶书文献。


此书著于大观元年,共20篇,对宋代蒸青团茶的产地、采制、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阐述;其中“点茶”篇,可谓见解精辟,论述深刻,成为茶文化传承的经典之作。


而中国茶叶博物馆原馆长王建荣,则费时三年,重新编译了《大观茶论 寻茶问道》——以现代茶文化发展角度,倾情解读赵佶之原著,并结合唐代陆羽的《茶经》、明代许次纾的《茶疏》等古典文献,进行比对阐析,将晦涩难懂的文言文,转化成浅显易懂的现代译文,再辅以历代精美绘图,立体式地呈现出“茶书大观”的精妙卓然。


所以,作者围绕着20个维度,重现了我国茶道文化1000年来的演进历程。



01  文化溯源,创新精进


众所周知,创新是引领科技发展的第一动力,但创新又是如何产生的?


客观而言,创新需要建立在既有认知成果(知识或经验)的基础之上;即指知识越多、经验越丰富,产生创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。


而本书,就担负了为茶文化提供追根溯源的使命。


因此,我们需要理性地看待传统文化,以助推茶文化的创新发展“更上一层楼”。


那么,宋徽宗对“茶文化”又有什么样的独到见解?


例如,有关茶树种植的见解——宜种之地,必具备“崖必阳,圃必阴”的条件。


这与唐代著名茶学家陆羽,在《茶经》中所讲“阳崖阴林”的观点,有了更进一步的阐发。


而编译作者王建荣,则在书中辅以地理分布、茶区介绍、茶种特性和实例分析,来论证茶树种植之地是否符合“崖必阳,圃必阴”的观点。


赵佶:文会图(局部)

因此,王建荣将“植产之地”,“从大江南北到三山五岳”,综合阐释了中国各大名山的自然风光、历史意义、茶史解析。


比如,通过图片展示,来说明“武夷岩茶产于‘秀甲东南’的武夷山一带”,而茶树,则生长在山体的岩缝之中,令茶叶具有“岩骨花香”的品质特征等等。


再比如,到了明代,深谙茶理的许次纾,在《茶疏》中也说:“天下名山,必产灵草。江南地暖,故独宜茶。”


其中的“江南宜茶”,就是表明了只有适宜的地理条件,才能种植出优质的茶树。


宋徽宗还总结出,“阴阳相济,则茶之滋长得其宜”的结论。


就如成长环境之于人的影响一样,他再次重申了“好茶”必产自适宜之地,这也是“亘古不变好茶园”的必备条件。


以上这些,均说明了:产地之于茶,极其重要。


由此可见,宋徽宗的见解,对于后世茶事来说,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。


我们身处在一个速变的时代,迫切需要通过文化的追根溯源,推动社会的创新发展。


所以,茶人想要精通于茶道,真正要做的就是:尊重传统,创新精进。



02  好茶,离不开精工制作


好茶叶,产自好茶园。


但想要获得好茶成品,一定是离不开精工制作的过程。


因此,书中写道:涤芽惟洁,濯器惟净。蒸发惟其宜,研膏惟熟,焙火惟良。饮而有少砂者,涤濯之不精也;文理燥赤者,焙火之过熟也。夫造茶,先度日晷之短长,均工力之众寡,会采择之多少,使一日造成。恐茶过宿,则害色味。


赵佶所描述的这些,正是茶叶的制作过程和技术要领:

1、茶与制茶器具,必须洁净。

2、蒸发与压黄的工序,必须恰到好处。

3、茶的研磨,必须充分。

4、茶叶焙火,必须要恰当,需要计算好时间,才能避免过度焙制。

5、新鲜采摘的茶叶,必须按数量进行焙制,尽量做到当天完成制作;因为,茶青一旦过夜,便会损害茶的色与味。


对于以上这些制作工艺的见解,足见在那个时代,赵佶之于茶道的精通,非一般人能及。


这也说明了,精工制作是茶艺文化中,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。


赵佶:听琴图(局部)

陆羽也说:“自采至于封,七经目。”


可见唐代茶艺,也是从釆摘到成品“封茶”,需经七道工序的打磨,方能有所获。


此七道工序,分别为“采茶、蒸茶、捣茶、拍茶、焙茶、穿茶和封茶”,其中的采茶、蒸茶和焙茶等工艺,一直延续至今。


另外,书中把唐茶和宋茶的制作流程,用图示的方式一一做了呈现,让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,1000多年前古人从采茶到封茶的整个过程。


作者还细述了六大茶类,即绿茶、红茶、乌龙茶、黑茶、黄茶和白茶的制作过程,也是通过图文分析的方式,进行了详细的说明。


比如,绿茶的工艺要领:茶青,需通过高温蒸发掉鲜叶中的部分水分,以抑制茶叶中酶的活性,使茶叶变软,便于揉捻成形,同时散发出青臭味,通过这些步骤,才能促进茶叶良好香气的形成。


而有关制作工艺的关键环节,则如此描述:

1、揉捻,破坏鲜叶组织,让茶汁渗出,同时简单造型。

2、干燥,有炒干、烘干、晒干等方法,目的是挥发掉茶叶中多余的水分,提高茶香,固定茶形。


事实证明,好茶,离不开精工制作。


而书中所示的制作工艺,也都成了后世茶人颇具价值的参考依据。



03  对后世茶人的劝诫


制作好茶,只是技术方面的问题,是可以通过潜心学习而掌握的技能。


但人的品性,却和技艺无关。


纵观每一个时代,都是问题与发展并存,而茶道也一样。


赵佶正是通过对“正焙茶”和“外焙茶”的阐述,来批判茶行业的不良之风。


那么,如何理解“正焙茶”、“外焙茶”?


赵佶形容:“世称外焙之茶,脔小而色驳,体好而味浓,方之正焙,昭然可别。”


不难理解,“外焙茶”茶叶体型瘦小、颜色不正,外表好看但滋味淡薄,和“正焙茶”相比,是可以很明显地辨别出来。


赵佶继续说:“近之好事者,箧笥之中,往往半之蓄外焙之品。盖外焙之家,久而益工,制造之妙,咸取则于壑源。效像规模,摹外为正。殊不知其脔虽等而蔑风骨,色泽虽润而无藏蓄,体虽实而缜密乏理,味虽重而涩滞乏香,何所逃乎外焙哉!”



这便是告诉我们,有些不良之人,常在装茶的箧笥中藏一半“外焙”茶,以次充好。而制作“外焙”茶的茶工,因模仿“正焙”久了,也越做越精巧;他们完全取法于北苑、壑源“正焙”茶的样式,把“外焙”茶仿制成“正焙”茶,惟妙惟肖;却不知茶饼形虽似,而缺少了“正焙”之风骨;色泽虽莹润,但缺少了内在底蕴;茶质虽算厚实,但缺少细密之纹理;茶叶虽浓厚,但口感涩滞缺乏馨香;这无论如何都逃脱不了,“外焙”造假的本质。


由此可见,宋代同样存在一些为了利益,不顾茶品质量的“外焙”茶造假者。他们虽能模仿正品茶叶的工艺和外形,却不能忽视一个本质:造假就是造假,永远替代不了正品。


而陆羽,则总结道:“杂以卉莽,饮之成疾。可不细鉴而熟辨之!”便是警告我们,造假茶品,久饮定会生疾,因而要学会细心鉴别。


然而,在当下这个网络时代,不也存在同样的弊病吗?


如今,茶叶造假,可谓常常发生之事。甚至说,茶文化产业的“一方净土”,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。


比如,2021年6月21日,上海长安区警方销毁了十余吨假普洱茶,其中不乏“著名茶业集团的明星茶品”。这次销毁行动,是去年3.13特大假普洱制售案的后续,警方顺藤摸瓜,捣毁了制假网店老巢,涉案金额高达18亿元,堪称近年来最严重,性质最恶劣的普洱茶造假案之一。


不得不感慨,社会发展至今,依然有人罔顾生而为人的道德底线,做出泯灭良心之事。


总而言之,宋徽宗对后世茶人的劝戒,真可谓远见卓识。



04  结语


《大观茶论 寻茶问道》引领我们:探寻中国茶文化千年发展之脉络,通过20个维度详解宋茶之精妙,完美地呈现出中国茶文化,在唐宋鼎盛时期的景况。


除此之外,宋徽宗对茶人的警示尤为重要——诚实和善良,才是茶道文化的核心元素。


而编译作者王建荣,则以历代茶论作为参照,挖掘出各个时代的文化精髓,将历史与现实融合一体,编撰此书,成为茶人精进学习的经典之作。


那么,翻开此书,一起去领略宋茶七汤点茶的曼妙,感受历代茶文化的无限魅力。

同类书籍推荐阅读:




作者介绍:

听雨,一个浑身散发着书香气的现代女性,其作品中既带有生活本真的滋味,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。


阅读有温度,生活有态度


往期作品推荐阅读: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燕晓文史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